尤其是为毛泽东准备饭菜的那些日子,留在了程汝明记忆的最深处。程汝明回忆自己给毛泽东当值、相处的日子,总是会说“毛主席爱吃我做的饭,这辈子值了!”

说起来毛泽东饮食上最让程汝明记忆犹新的几点,首当其冲就是毛泽东吃红烧肉的时候,不喜欢放酱油。众所周知,有一道民间十分受欢迎的名菜叫做“毛氏红烧肉”,基本上很多餐馆都能点到这道菜。
但用程汝明的话说,那就是都不正宗,大部分餐馆为了使红烧肉的色泽看起来鲜亮以及更有食欲,都在做肉的时候加了酱油,而他们不知道的是,真正让这道菜流行起来的本尊,是不喜欢在肉里放酱油的。咱们毛主席从来不吃酱油。

程汝明也是在工作中逐渐观察到毛泽东这个习惯的,最先他并不知道。有好几次程汝明做好红烧肉端过去后,发现毛主席完全对这道菜不感兴趣,一口也没吃。他还以为是毛泽东不爱吃红烧肉,知道后来才了解到是毛泽东不吃酱油。
至于毛泽东为什么不吃酱油,程汝明回忆道,毛泽东小时候家里是开酱油坊的,农村里卫生条件有限,都是选择自然发酵。小时候偶然一次,毛泽东打开酱油缸,看到里面漂浮着好多蛆虫,所这让毛泽东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印象,所以后来他就再也不吃酱油了。

毛泽东也有非常喜欢吃的菜,那就是吃辣椒和苦瓜。他常说:“不吃辣椒和苦瓜的人,怎么能干革命?”然而这两道菜想要做的好吃,也需要放一些酱油作为调味。程汝明反复钻研,最后发现用豆豉代替酱油,既能够保持了菜肴的原有风味,又增添了更多美味,终于让毛泽东满意地吃到自己喜欢的菜。

新中国建设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,在“困难期”开始后,毛泽东坚决与民共苦,主动降低自己的饮食标准,不再吃肉。他给程汝明下了命令:之后的餐食里面都不要再做肉食。考虑到毛泽东的身体健康,这肉是不能不吃的,但毛泽东又下了命令,这着实让程汝明很为难。思考再三之后,为了保证毛泽东的身体健康,程汝明发挥巧思,既然不能把肉做到明处,那就放在暗处。

毛泽东很喜欢吃葱花饼,程汝明就在这饼上做起了文章,把肉悄悄藏在里面。程汝明先是用肥猪肉熬出了猪油。等到开始做做葱花饼,他把猪油和面和在一起,包葱花的时候再在里面放上切得细细的肉糜。
果然,毛泽东吃的时候完全没有发现,还夸奖程汝明的葱花饼做得非常香。可是,没过多长时间,葱花饼里面的那些玄机还是被毛泽东知道了,毛泽东告诫程汝明以后“不准再做大饼了。”
毛泽东本身就是在吃食上非常节俭的人,困难时期过去了,人民已经步入了丰衣足食的年代,毛泽东还是保持着节俭的习惯。即使到了过年的时候,毛泽东的年夜饭桌上,能被程汝明想起来的硬菜,也只有一道罗汉大虾。若是除夕中午剩了菜,晚饭的时候毛泽东也一定会把剩菜再端上来。

给毛泽东做厨师,除了基本的做饭外,还有一项看起来不起眼,但其实非常重要的工作,就是做完饭之后一定要把菜单烧掉。程汝明最先并没有很重视这项工作,甚至觉得多此一举,为了遵守工作的规定,他每次也都照做。直到后来,一位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告诉程汝明,这样一份看似不起眼的菜单,却是敌人掌握非常多信息。
万一毛泽东的饮食习惯被敌人知道,他们就可以从不断变化的菜单中推演出毛泽东的健康状况,然后伺机而动,在毛泽东健康状态不佳的时候发难,那时候将是国之大难啊。程汝明认识到这其中的利害关系,变得更加慎重起来。

结语:程汝明做了毛泽东一辈子的厨师长,对毛泽东饮食习惯可以说是了如指掌,但他从未对任何人说过,即便是他的家人。知道毛泽东去世之后,人们才从他口中得知毛泽东吃红烧肉不吃酱油这些“小趣事”和做完菜之后要销毁菜单这种看似简单其实暗藏玄机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