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地网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小程序
天下好货一手掌握

扫一扫关注

扫一扫微信关注
天下好货一手掌握

巧用食物祛寒除湿养阳气 加胡椒花椒可调和寒凉蔬菜

   2020-04-13 4620
核心提示: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,中医药起到了重要作用。那么,中医是如何看待和预防疾病的呢?不妨来看看我市老中医们的说法。  正确认
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,中医药起到了重要作用。那么,中医是如何看待和预防疾病的呢?不妨来看看我市老中医们的说法。

  正确认识疾病

  不恐慌不盲目用药

  厦门市中医院(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)内科主任医师胡天赤:新冠肺炎传染性强,人普遍易感。但广大市民不要盲目恐慌,做好科学防护,注意个人卫生,健康饮食,一般是不会被感染的。

  是否有必要服用双黄连、板蓝根、莲花清瘟胶囊等中成药,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呢?

  历史上,中医药对整个中华民族繁衍生息、医疗健康保障作出了卓越贡献,在应对传染病的防控方面亦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。

  但对于正常人来讲,是没有必要服用这些中成药的。中医认为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,强调人体“正气”的重要性。因此,良好的卫生习惯、健康的饮食习惯、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预防疾病更靠谱。

  对于病毒感染者,应用中药从目前治疗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,目前国家也在加强传统中医药参与抗击疫情的一线治疗,但不建议大家盲目地自行口服双黄连、板蓝根这类中药。中医强调辨证施治,即使有病了也应该由专科中医师看过后开处方用药。

  分清体质寒热根据食物属性调理身体

 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王彦晖:此次疫情的病例显示,一些携带病毒者没有发病,亲属却发病了。还有一些免疫力高的人,就算不小心感染上,也可自行修复;而免疫力低下的,就和病毒拼得你死我活了。其实,这就是免疫力之间的较量。

  中医辨证论治主要是调理身体状态至“阴平阳秘”,让正气(与疾病斗争的力量)更好地发挥作用。如何增强抗病力呢?首先,放松心情,规律作息。人在紧张、恐慌的状态下,神经-内分泌容易出现紊乱,进而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运作。保持心情的愉悦能够保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运行,减少因紧张、恐惧心理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。

  其次,饮食要合理、清淡、适量。人与人之间的体质存在差异,日常所需的食物种类也不一样。最重要的是要先知晓体质的寒热倾向。中医认为,一个人的健康状态可用“阴平阳秘”来表述,即正气充足、邪气少、寒热平衡、气血通畅。其中,寒热是评价健康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,也对日常饮食起关键的指导作用。一个体质偏热的人,可适当进食凉性的食材,如冬瓜、薏苡仁、西瓜、白萝卜等。若是体寒的人不慎使用寒凉的食物,如苦瓜、绿豆等,有可能导致不舒服的症状如腹泻等。

  所以,中医认为,治病养生,分清寒热很重要。舌象是分清体质寒热的重要途径。典型的寒证在舌象上表现为舌质淡,而典型的热证则是舌质红。根据食物寒热属性调理身体,就能达到健康、舒适、和谐的状态。

  补足阳气很重要加胡椒花椒可调和寒凉蔬菜

  瑞来春中医门诊部老中医林坤岳:人只有在病毒侵袭身体时才会以发烧的形式开启免疫系统。现在的人因种种原因体能下降、体温偏低,导致免疫应激差,连发烧的能力都没有,这与寒湿偏重的体质有关。

  身体低温、湿气重,会影响人的阳气生发与新陈代谢,直接导致免疫低下,容易感染细菌病毒。而人体阳气足,就不容易感染或感染后症状较轻容易恢复。所以,培养阳气很重要。

  祛除寒湿,中医药早就有非常知名的藿香正气丸(/水/滴剂/胶囊),日常喝红糖姜水也可。调配食物时可加入葱、姜、蒜、胡椒、花椒等温热性食物作调料,一定程度上调和寒凉的蔬菜。注意保暖,多晒太阳,游泳后喝姜汤祛湿。

  另外,黄芪也是一味非常好的强身抗病药,补气固表,排毒生肌。可每天用二三十克冲泡开水代茶饮。体质偏热的可加点绿茶或菊花。

 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,作者: 小编。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https://www.91jindi.com/news/show.php?itemid=11041 。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、企业机构、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,仅供参考。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、观点保持中立,不对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如果有侵权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。。
 
更多>同类资讯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信息二维码

手机扫一扫

快速投稿

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,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,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!

我要投稿

投稿须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