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地网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小程序
天下好货一手掌握

扫一扫关注

扫一扫微信关注
天下好货一手掌握

分享7种食材的正确储存方法

   2020-07-06 3220
核心提示:2020年,最大的瓜莫过于这几日老干妈和腾讯之间的合同纠纷了,说起老干妈,能从一个苍蝇小摊做到国际品牌,不外乎一个原因:好吃
 2020年,最大的“瓜”莫过于这几日老干妈和腾讯之间的合同纠纷了,说起老干妈,能从一个苍蝇小摊做到国际品牌,不外乎一个原因:好吃!人生在世,活得好与不好,都离不开吃,很多时候我都在想,我和老公之所以那么合拍就在于我们两个在吃上兴趣互补。就像生活饮食上,我很享受做美食的过程,他很享受品尝美食的乐趣。但是我也会遇到很多生活中的难题,就像每次采购,我都会买很多食材,刹不住车,导致回家以后,不知道怎么正确储存,如何保鲜?还好,老公很喜欢在我制作美食的时候打下手,也练就了一手好技能,所有食材经过他这个魔术师一样的手以后,就会保鲜1周不止!

第一种:根茎类。

根茎类的食材就像:土豆、地瓜、南瓜、冬瓜、洋葱、山药等,适合放在阴凉干燥的室内。像土豆这类发芽不可以食用的食材,为防止发芽,可以在袋子中放一个苹果进去,能抑制发芽。

茄子不适合放在冰箱里,会从里面往外坏、黄瓜和青椒可以短时间放进去,不能接触冰箱壁,否则也会变坏腐烂。

第二种:叶菜类。

叶菜类存放一定要注意:1.不可以切完再放;2.不能带着水分放,3.不能低于0度以下储存。

吃不完的菜叶放进储存室的时候,先把菜晾一下,叶片上没有水分以后再放袋子里储存,袋子不要扎口。

买蔬菜最好买2天内能吃完的,这样既新鲜又健康,也不会浪费。

第三种:菌菇类。

菌菇类有2种储存方法。


第1种方法:数量太多的话,可以清理干净以后,晾晒出去,风干以后收起来能放很久;


第2种方法:清理干净装进保鲜袋中,冷藏储存,能放5天左右。


在这说一下储存工具,大概有3种:保鲜膜、密封罐、厨房纸。


大部分食材进冰箱都需要保鲜膜包一下,除了隔绝空气,还能防止食材水分流失,最重要的是防止串味。推荐给朋友们一个进口的食品级保鲜膜,不会对家人健康有影响。


还有厨房纸,很多人都认为厨房纸是为了吸干水分的,其实它还可以在食材需要保持湿度的时候,打湿盖在食材上。


密封罐针对那些自制食材或者味道比较大的食材来说是最好的工具,保存起来也更卫生,推荐给朋友一个。



第四种:瓜果类。


瓜果类食材,储存的时候不可以清洗,大多数都可以放冰箱里冷藏2-7天,但是不是所有水果都适合冷藏。


柠檬、血橙这种包上保鲜膜能放很久,2月都不止;苹果、梨子装进袋子里,也可以放个十天半月,但是葡萄、香蕉、草莓这些对低温环境适应度比较差,放久了会冻伤,冰箱里冷藏2天都是极限,柔则很影响口感。


尤其是草莓、杨梅、蓝莓、桑葚这些,放进冰箱不仅会影响口感,还会长霉。最好是少买些,即买即食。



第五种:肉类。


1.鲜肉类清理干净可以放进【冷藏区】1-2天,如果太多,只能分割后放进【冷冻区】了。


不想放进【冷冻区】,可以把鲜肉放进10%的盐水中浸泡,能放1星期不会变质。


2.大虾储存的时候,需要找一个瓶子,把大虾和水装进去,水要没过大虾,冻成冰块储存;


3.虾仁储存,需要过水焯一遍再放,能放的时间久一些。


4.腊肉等腌制品,直接放在阴凉通风处就可以。如果是真空包装的可以放进冷藏室冷藏。



第六种:调味品


鸡精、糖、味精、盐这些容易融化,放在阴凉干燥处即可,不要离火源太近。


生抽、醋这些密封好常温存放就行,远离火源,防止变质。


家常炖肉料、自制粉状大料这些,味道容易挥发,应该保持干燥密封保存。



第七种:自制品


自制的辣椒酱,需要密封冷藏保存,不适合冷冻。自制的熟食需要放凉后密封,存放时,需要敷上保鲜膜,并且要和生肉分开存放,防止串味。夏天,这7种食材的储存方法要知道,食材新鲜如初,人人需要!



还有坚果类油比较高的食材,最好冷藏保存,不要常温防止,以免出现油耗味儿。


 

其实宋宋还想告诉粉丝们,买食材,少量多次最好,买的蔬菜最好2天内吃完,营养又新鲜,最好不过啦!



 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,作者: 小编。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https://www.91jindi.com/news/show.php?itemid=11399 。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、企业机构、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,仅供参考。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、观点保持中立,不对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如果有侵权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。。
 
更多>同类资讯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信息二维码

手机扫一扫

快速投稿

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,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,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!

我要投稿

投稿须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