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黄的稻田里,数辆收割机将稻谷送至田边的卡车。卡车司机载着稻谷送往加工处,整车称重、手机扫码、卸下稻谷一气呵成。随即机器开始自动吸入稻谷并传送至烘干设备,闪烁的信号灯提示着设备的运转情况。烘干后的稻谷,部分进入碾米车间,随着一两名工人在产线上的操作,稻谷经由机器完成碾米、抛光等多道工序,变成雪白的大米,装入贴好码的包装里,等待送往千家万户的餐桌。
眼下正是秋收季节,11月5日,记者在苏州太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(简称太湖农业)看到,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,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的艰辛,正在被高速运转的数据与机器替代。太湖农业携手浪潮云洲积极探索数字赋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推动大米全产业链改造升级,以20人管7000亩地,建设大米加工数字化产线,打造“江南味稻”特色品牌,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故事,正在广袤的大地上展开。
水稻采收现场
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
“苏湖熟,天下足”,自古太湖流域就是粮食主产地之一。坐落于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的太湖农业,以占地约7000亩的高标准农田为核心,进行水稻种植(一产),厚实的土地和优质的水源,孕育出香糯的“江南味稻”;打造农业管理服务中心,从事水稻仓储、烘干、碾米等大米加工(二产),通过对土地和农作物进行智慧化管理,保障安全健康的“江南味稻”;建立销售贸易体系和“农风”、“农娱”文旅体验(三产),通过一二三产融合,打造高附加值的“江南味稻”。